新闻中心

媒体安防

媒体安防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安防

温度新闻|市政协委员胡伟国:以职业教育的“六融”新机制 助力温州谱写中国特色现代化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4-01-30 来源: 浏览量:

今年温州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精准四不像图网站党委副书记、校长胡伟国提交的一份通过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助力温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提案,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到职业教育上。



在他看来,温州的职业教育底子厚、后劲足。我市目前建有高职院校5所,拥有在校生6.6万人,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所,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所;中职学校45所,在校生10.2万人,拥有国家级中职教育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级7所,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25个。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办学质量,温州市职业教育在全省都处于前列位置。且因民营经济发达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有部省共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的加持,后有国家级产教融合城市建设的红利,发展前景可观。

他认为,温州的职业教育发展尤需紧扣“六融”新机制,敢于求新求变,勇于先行先试,才能真正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的重要力量。

一是以长学制人才培养为抓手,创新发展“职普融通”,提高温州职业教育竞争力以匹配城市发展。在城市和教育发展水平上温州都是省域第三极,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稍有松懈则会地位不保。温州的职业教育较出彩,温州的产业布局也恰好对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很大,所以最应该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上大做文章。温州的本科院校中很多专业都可归为“应用型本科”行列(有几所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应用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同宗同源,具备在市域内开展“职普融通”改革的天然优势。且温州的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培养规模已经超过30%,中高职院校合作基础扎实。作为“职普融通”重要抓手的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目前温职院、浙江工贸和安防学院已经抓住了这一机遇,如温职院和浙江工贸已经有多年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经历,温职院和安防学院率先成为省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校。接下来应该鼓励在温高职院校在“中高本一体化”上大胆作为,希望我市在“职普融通”的改革上开放一个“教育特区”,鼓励职业院校与温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中本一体化”“中高本一体化”改革试点,持续扩大省级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试点的院校和规模。依托部省共建温台职教高地建设打出这一品牌,以先行一步的“职普融通”创新发展来托起温州的城市声誉。

二是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为契机,破解“职技融通”难题,实现全市域推进“技能温州”示范引领的目标。近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引发《关于开展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着力建设以技能培育体系、技能创富体系、技能生态体系为支撑的省域技能型社会”,在市域层面也必然有建设“技能温州”的目标任务,而且在改革创新上应该走在前列,成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引领。同时该文件并明确提出“支持技师学院和高校合作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2022年开始台州市已乘着部省共建温台职教高地的东风,率先试点技师学院与高职院校的联合办学,而我市在这方面尚未有动作。目前,安防学院已经与温州技师学院达成合作意向,试图在“职技融通”方面先行先试,但在实际操作中碰到很多政策上的困难。建议市里应加强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的政策互通,在技师学院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双重身份、双向注册、中高职一体招生、收费标准等政策方面有所突破,以率先在温州走出一条“职技融通”的新路出来,为建设“技能温州”增一标志性创新改革成果。

三是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为抓手,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提升温州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新载体。如目前我市各院校组建的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温职院的鞋服和智能电气装备,工贸职院的金属新材料、激光装备,温科院的宠物医疗、智能农机装备,东方的康养康育、汽车零部件,安防学院的智慧安防、新能源装备等,对接的都是温州的“5+5+N”优势特色产业,体现的也是各所高职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行业共同体是体现温州优势产业的全国地位、奠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市里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不能单靠高职院校的“自力更生”,要适当予以财政支持,如每年给予各个共同体按照其建设层次,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分别配比梯级奖补资金,帮助高职院校将其打造成在全国具备影响力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温州的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承接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抓手,切实落地“科教融汇”,打造职业教育与温州产业发展交汇融合的新增长点。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承接这些带有典型的应用性的科研成果的落地工作,去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如安防学院新建的“温州数据学院”“温州未来城市研究院”,其主体功能之一就是将中国数安港科研院所的数据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变现。高职院校内设的科研机构基本上是这一定位。因此希望市政府支持各大温州研究院与高职院校建立起一对一的合作关系,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立地式科研”,在科教融汇方面起到上承下达的作用,实现研究成果真正落地,走好最后一公里。同时,高职院校对这些科研成果转化的承接,应该切实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工匠、培养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现场工程师结合起来,科研项目的开展应该反哺教学,提升学生的研发技能,以应对未来社会的职业变化。

五是以县域产业学院建设为起点,提质升级“校地融合”,体现职业教育对县域共同富裕的贡献力。习总书记提出:“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就温州而言,共同富裕的主阵地在县域一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高职教育的主战场同样在县域!温州的制造业基本布局在县域一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工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最为迫切的。因此,继温职院部署瑞安学院、永嘉学院之后,安防学院也主动作为,紧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相继在乐清面向智能电气与新能源产业、在平阳面向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在泰顺面向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布局相关的产业学院,开展教学和科研服务工作,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县域产业学院只是个起点,要真正实现以高职院校引领县域产业发展的目标,还需再进阶到县域独立学院(参考本科的独立学院建制,非民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最后在县域层面成立县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中职、高职、技师学院于一体的职教新综合体,真正形成推动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的“桥头堡”。因此,建议市里相关部门对于在温高校下沉区县域建产业学院的热情给予鼓励,要支持其做实做实做好。

六是以市域产教联合体统筹布局为契机,加快推进“校城融合”,助力温州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城市。高职院校对一所城市的贡献可能不在文化、不在科技,甚至不在人才(高层次人才供给),而是体现在对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贡献。现在温州正在申报国家级产教融合城市试点,要实现“校城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由政府主导,产业园区为依托,高职院校为主体,具备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元化功能的新载体。我市应该主动谋划、积极统筹、加速推进,在经开区、海经区、温州湾新区等市域园区或瑞安、龙港、平阳等县域经开区统一部署市域产教联合体,引校入园、依园办学,中高本联合形成集团化发展态势,积极引导院校之间、园校之间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的匹配性发展,真正形成温州全市域基于产教融合的“校城融合”。


原文链接:市政协委员胡伟国:以职业教育的“六融”新机制 助力温州谱写中国特色现代化新篇章 (wzrb.com.cn)